

7月15日,生命科学学院"医路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三十头镇卫生院、老年大学,共同开展"科学体重管理+三高防控"健康促进活动。通过专业科普、体重管理误区辨别与消除和健康政策解读指导,为社区老人织密健康防护网。
本次课程依托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指导原则》和“体重管理年”计划,运用动态数据模型解析肥胖与慢性病关联,现场演示BMI指数与腰围测量规范,破除流行体重控制谣言,帮助老人走出“体重认知误区”;同时团队联合三十头镇卫生院卫生院,邀请了张璐瑶医师结合基层诊疗案例,阐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级预防”策略,重点解读“三高”常见发病原因以及其机制,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上了一节生动的医学科普课程。
(供图:图一、图二 王娜)
本次课程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点赞,“腰围超过两尺七的叔叔请举手——您已是代谢疾病高风险人群!”实践团成员杨清鹏的现场互动点燃了课堂。通过展示“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50%”的警示数据,揭开了体重异常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链条。“胖不胖不能凭感觉!”针对老年群体常见认知误区,团队用BMI指数测量模型和腰围尺现场教学。63岁的王大爷在实践队员指导下计算指标后恍然大悟:“原来我这是超重临界点,现在控制还来得及!“先吃菜后吃饭”的饮食口诀、“快走+深蹲”的运动方案,因实操性强备受老人好评。
理论落地实践,温情浸润心田。讲座尾声,实践团成员组成“移动检测站”,为在场观众老人提供免费血压测量服务。“高压148!阿姨您得注意控制血压了”队员江帆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叮嘱老人健康生活注意事项,并引导老人至卫生院医生进行专业咨询。
(供图:杨清鹏)
该团队此次“科学体重管理”健康讲座活动,不仅为社区老年居民带来了精准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更通过“理论+实践”的暖心服务模式,生动诠释了“躬生命医旅,护童眸银发”的深刻内涵。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社会实践,联动基层卫生机构,在服务群众健康的行动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