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湃副教授在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发表研究成果
时间:2024-05-09
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彭湃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6.1)发表题为《NETosis-Inspired Cell Surface-Constrained Framework Nucleic Acids Traps (FNATs) for Cascaded Extracellular Recognition and Cellular Behavior Modulation》的研究论文。彭湃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杜毅副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旭东博士后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龚杭生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研究受NETosis现象启发,开发了一种“细胞表面约束的网状框架核酸陷阱(FNATs)”,利用自组装DNA分子器件实现细胞环境的可视化与操纵。高浓度ATP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FNATs形成网状结构,有效抑制细胞迁移,调节肿瘤细胞行为。该策略通过可编程的原位DNA自组装器件智能识别细胞微环境并作出响应,进而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和侵袭,并诱导其自我毁灭。自组装DNA模拟免疫细胞的行为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其对癌细胞的应对机制,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医学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启动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ge.202319908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