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成果转化,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免疫学基础和转化高峰论坛
时间:2024-11-24
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科研成果转化,11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免疫学基础和转化高峰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光明教授;长江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腾川教授和厦门大学刘文贤教授作主题报告。我院周洪院长、王峰松副院长出席会议。
周洪首先致辞,他指出,学术报告会是促进学术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通过讨论交流使科学信息和前言思维得到有效沟通和融合,使学术思想走向深入,有利于提高教师水平,同时学生受益。他强调,本次论坛的初衷是关注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如何和转化应用结合到一起,以及如何将新型免疫靶点和相关药物进行落地。
1732671391564015679.png
论坛开场报告由金腾川作题为“针对传染病和肿瘤的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的学术报告。他首先回顾了新冠病毒疫情对生命科学及公共卫生的影响和启示,以及科学家如何从三年的疫情中吸取经验以建立新发病原感染应急防控体系和抗病毒相关药物应急技术储备。随后,他介绍了其课题组对于新冠病毒、埃博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狂犬病毒的治疗性抗体的基础研发和转化落地。同时,针对于目前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金教授也带来了全新的靶点干预和治疗性抗体开发。
1732671431439023258.png
论坛第二场报告由刘光明作题为“海洋食品过敏相关调控机理及转化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他阐述了海洋食物资源相比于陆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我国海洋产品牡蛎导致的过敏机制及过敏相关表位。同时提出了从海洋中发现过敏物质和抗过敏物质的辩证思维,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732671566636034227.png
论坛终场报告由刘文贤教授作题为“miRNA在生发中心应答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miRNA领域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借此刘老师首先回顾了miRNA的发现,在生物学中的转录后调控,以及在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中的研究。随后系统开展了miRNA在生发中心应答中的作用研究和转化应用评估。
 
1732671579950066955.png
 
学术报告结束后,在周洪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和我院青年教师围绕免疫新药靶点研发、专利申请及转化应用进行了圆桌学术研讨。会中金腾川展露出令人敬佩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精神,并分享在科研上勇攀高峰,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新型免疫药物,凸显出我国科学家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刘光明则详细讲授了专利的申请,应用和转化落地,并且分享了在科研过程中如何提升“专利”意识。刘文贤则在横向经费的申请,与药企之间的合作经验进行分享,圆桌会议还对以后四校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本次论坛兼具严谨的科研思考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转化实例,引发与会师生在多个方面的热烈讨论,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诸多启发。本次论坛与本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吸引了包括东校区校本部、南校区、新校区及中科大的接近200位同学来东校区聆听报告,现场气氛热烈,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生命科学学院 刘晨风 吴浩 供稿)


扫码关注